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婚宴

早陣子參興了表舅父的焝宴,頗有感觸,故希望藉此抒發已見。
我與父母於七時到達酒樓。酒樓正門巳擺於了表舅父幸福的新婚照,真是羨煞旁人!進入會場後,看到一枱枱坐滿賓客的桌子,加上吵雜的喧嘩聲,令我惑受到觀樂的氣氛。
入席後,我媽媽立刻向我介紹各位親戚,一張張陌生的面孔立刻在我面前略過,表姑媽、表舅公、表舅母……一個個稱謂在腦海中一閃即逝。儘管我不明其關係,亦覺得這些稱謂複雜至極。但這些稱謂表達了對長輩的尊重,而且是我國獨有的,加上又不是什麼怪語言,故我仍努力地記入腦海中。
最令我氣惱的,卻是我媽媽與她表姐的對話。我們坐的位置與主席十分接近,但她們竟在新人背後說新娘不是。「她的家人十分麻煩……、「他們年紀還不少,還搞這麼多事出來……」。新人邀請大家參與婚宴是希望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的喜悅,而不是讓大家在說他們是非。再者,說三道四巳經不對,何况是在當事人的婚禮上?試想想當事人聽進耳中有何感受?
中國人有一個壞習慣,就是十分喜歡在別人背後說人不是。假若別人做錯,我們便暗中說他,在他面前則讚美他。我們認為這是尊重他,並希望他能自己修正過末。可是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問題,他便不改,而我們又繼續說他不是,形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為什么我們不能像外國人一樣大大方方向當事人說出問題呢?因為我們從少就要學「尊重別人」,就是別人所說的都要贊同,否則就「無大無細」,但指出別人的錯處就是錯嗎?我絕對不應同(惡意攻擊例外)。每個人都有缺點,這些缺點就要靠大家的提點去修補的。難道就因為這些無形的「面子」而阻礙了人的進步?
另外,我不認指出別人的錯處就是不尊重人。尊重別人是肯認真對待別人每一個行為。反之,能指出別人的不足證明自己有認真對待別人的話,更能表達對人的尊重。
幸而整晚的氣氖亦不俗,大家都熱熱鬧鬧,而大部份人都替一對新人高興。那一份幸悅感是難以用筆墨形容的。

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

Janice Man 與Angelababy

大概是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、工作壓力大的關係吧,香港人對娛樂新聞的觸覺特別敏銳。要數近年冒起速度最快的,Janice Man與Angelababy這兩位模特兒可算是當中的佼佼者。
她們走的都是嬌小可愛、活潑的可愛路線。但娛樂圈中近似者大有人在,她們又憑什麼闖出一條血路呢?答案就在她們一頭光亮的金髮,以及一雙又大又圓的眼睛。她們這一身日本少女的打扮,的確為沉悶的娛樂圈帶來生氣。
Janice Man與Angelababy的成功為香港少女帶來無限憧憬。不論高、矮、肥、瘦、漂亮或不漂亮的,紛紛染了一頭金髮,每天也以「大眼睛」(一種可令眼睛看起來更大的隱形眼鏡)示人。可惜的是她們大都忽略自己的外貌與身形是否適合作此打扮。畢竟每人的樣貌不同,每人亦有適合自己的打扮。若果盲因追隨,隨時落得與東施一樣下場。
再者,當所有人都作同一打扮時,高下立刻顯而易見。成不了眾人焦點之餘,隨時落得被人奚落的收場又何苦呢?從此可見,思考與批判能力是十分重要。
大部份人都是隨波逐流之人,他們不願思考與衡量每件事的利弊。只要某人曾取得成功,跟隨他的道路就一定會出人頭地。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,公開考試的競爭尤其激烈。家長在補習社鋪天蓋地的宣傳下,誤以為自己的子女定能在補習後取得佳績,便給子女上一大補習班。但他們有否想過子女是否需要補習?到底他們的作用有多大?
歸根究底,中國政府長久以來都禁止人民作分析,以致中國人不願衡量每件事的利弊。從古代的君主體制下,皇帝只望自己能受萬民擁戴,地位得以鞏固。最直接的做法自然是要他們唯命是從。因此,獨立思想自然是禁止的。年復於年,中國人的羊羣心理便日趨明顯。

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,這壞習慣亦難以一時戒掉。只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街上不再是一片金髮海,站在街道上並不是一個又一個打扮完全一樣的娃娃公仔,而是百家爭艶的情況。